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? 

為什麼? 其實答案很簡單,就是我們的身體開始老化了。「人到了大約25歲以後,就開始老化,30歲以後,老化的速度更快」。我們身體變化的速度,遠比想像中快。才走到30歲界線的兩邊,我們的心理還停留在恣意揮霍的20歲青春期、事業才開始加速往上衝,但是我們的身體,已經開始走下坡。


為什麼會變胖了?從生理發展上來看,人的巔峰來得很早。「人到了大約 18歲時,就是成人了,就停止生長、定型了。之後就只會長粗、長油。」過了成長的巔峰,人的體能就開始走下坡,體重就開始往上升,「其實就是老化了。」,就是新陳代謝能力減緩,如果再加上活動減少,體重很快就會往上竄。每個人或許因為體質、遺傳的不同,體重增加的速度不同,但是大致上體重往上走的方向不變。


所謂新陳代謝減緩,是指人的基礎代謝率降低,

就是「人在靜止不動的時候,

新陳代謝的速度降低、

消耗熱量的速度降低。」

如果 25歲之前,不動的時候可以消耗5卡,

 25歲以後可能就只消耗2卡。所以,

「在25歲之後吃的份量與之前一樣多,就會發胖。」

因為身體基本消耗熱量減少,

攝取耗的熱量很容易就超過所消耗的熱量。


消耗不掉的熱量,逐步累積成體重、改變體型。

很多人過了2530歲,雖然飲食習慣不變,

但是就是多了小腹、胖臀、啤酒肚。

雖然發胖基本上是全身都會胖,

但是「腹部是全身最容易堆積脂肪的地方,

不過消下去的速度也最快。」

「囤積在臀部、大腿等下半身部位的脂肪,

就較不容易消掉。」


造成25歲以後體重、體型改變的另一個重要因素,

就是我們的活動量減少。

25歲以後,大部分的人都成為上班族,除了一些特定的工作,

大部分人的活動都僅限於在交通工具、桌椅之間移動,

活動量與年輕學生時候相去甚遠,更少了各式各樣的運動。

活動量少,消耗的熱量就少,又增加了發胖的機會。

 
要扭轉體重逐漸增加、體型逐年改變的趨勢,第一件事情就是 「飲食的量就要逐年減少,」,更重要的是,還要運動 ,「而且不要等中年發福之後才運動,那要花的力氣就更大了。」


運動對於維持體重、體型之所以重要,

一方面是它可以消耗熱量、讓人精神更好,

另一方面是它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

就是讓我們即使靜下來不動的時候,

還是可以消耗比較多的熱量。

醫師建議一般上班族運動要養成習慣,

一個星期中要做3天運動,

每次要持續半小時以上,「不要動一動就坐下來,」

才能達到燃燒堆積脂肪的效果。

而且最好不要做激烈的、競賽性的運動,

「那就像是預支體力,很多奧運選手都英年早逝。」

最好是做自己能夠調整、控制的運動。


振興醫院醫師也指出,

許多上班族會選擇運動量大的有氧運動健身、減重,

但是也不能過度,因為「有氧運動可能為身體帶進過多的氧氣,

產生更多自由基,身體反而老化得更快。」

總而言之,如果不想讓體型反應漸老的年齡,

就不能再放縱自己,必需考慮減少食量、增加運動量。 

肚子愈大  愈不健康 

 

更新日期: 2006/12/11 12:59(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十一日電)

現代人衣食優渥,愈吃愈好,大肚子的人隨處可見,成大醫院今天表示,肚子愈大,愈不健康,所造成的新陳代謝症候群是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。


成大醫師內科部主治醫師曾千慈指出,

由於高血糖、高血壓及痛風有群聚現象,

一九八八年史丹佛大學正式歸因於胰島素抗性,

這是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,

此症候群包括高血壓、葡萄糖耐受不良、

高三酸甘油酯、高密度膽固醇值偏低,

直到一九九八年,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正式命名為新陳代謝症候群。


新陳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是血壓、

空腹血糖值、血清三酸甘油酯值、腰圍等數值偏高、

血清高密度膽固醇值偏低,五項指標中只要有三項符合,

就是患有新陳代謝症候群。


曾千慈說,新陳代謝症候群可做為未來發生心臟病、

糖尿病及中風的預測因子,患有新陳代謝症候群者,

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提高兩倍、

冠狀動脈心臟病死亡率提高三倍至四倍,

中風的風險提高二倍至三倍,糖尿病風險提高六倍以上。


新陳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之一,

並非以體重界定一個人的健康,

反而是以肚子的大小判定,

男性腰圍不應大於九十公分,

女性腰圍則不應大於八十公分。

您的腰圍是多少呢?根據統計,

如果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,女生超過80公分,

很有可能是罹患了代謝症候群,

引發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機率,是一般人的三倍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腰圍過胖,可是代謝症候群最明顯的症狀,

再不瘦下來,小心慢性病悄悄上身。

新陳代謝症候群,在台灣相當普遍,

成人大約15%-20%都有這毛病,有了代謝症候群,

罹患慢性病機率是一般人的三倍。

所以別再以為肚子胖胖的,看起來很福氣,

男生如果腰圍超過90公分,女生超過80公分,

要小心健康出狀況。


曾千慈表示,

醫界推測肥胖、久坐的不良生活型態、飲食、不明遺傳因素,

都是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原因。

絕大多數新陳代謝症候群患者的問題,

根源於肥胖及缺乏運動習慣;

因此,控制體重、改變飲食及養成運動習慣是防範此症候群的必要方法。


 

腰部發福  罹患心臟病風險遽增

 

更新日期: 2006/09/28 16:11(中央社記者禾楓雲溫哥華二十七日專電)
 
根據一項全球調查,加拿大約四分之三成人都有腹部脂肪過多問題,也讓他們罹患心臟疾病風險遽增。專家也指,由腰圍判斷心臟疾病機率高低,可能比體重更準確。
 
由世界心臟聯盟結合七十三國合作的「國家體型」最新一次調查結果將在二十八日公佈,參與研究的加拿大肥胖網路科學部主任夏瑪表示,有人雖然外表並不肥胖,但只要腹部「多累積幾磅脂肪」,就可能造成血液和器官運作異常。
 
過去的腰圍肥胖指標,男性是一二公分,女性為九十四公分,肥胖專家現又提出新的指標:男性腰圍應小於九十四公分(三十五點五吋),女性不應超過八十八公分(三十一點五吋)。
 
任教漢彌頓大學的夏瑪表示,這次調查結果要傳達一重要訊息,就是並非極度肥胖才有害,即使是腰部略為發胖,或多出一些內臟脂肪,都會導致心臟疾病風險升高。
 
他也特別提醒那些從不認為自己肥胖,BMI指數只有232425,體重在一百五十磅至一百六十磅之間的人士,尤其應該小心。事實上,如果以腰圍與臀圍比來看,全加約有七、八成成年人都有腹部肥胖現象。
 
夏瑪籲請醫師今後應多為病患量腰圍,並趁機宣導腰部脂肪有害心臟的訊息。像腹部或內臟脂肪不同於皮下脂肪,在人體內「活性」甚強,有些醫學專家甚至認為,應把這類脂肪視為一個獨立器官。

 

夏瑪指出,這類脂肪製造的一些荷爾蒙或其他化學成份,會影響身體正常新陳代謝,其次,來自這些腹下深層脂肪的血液直接流向肝臟,同樣易影響肝臟運作,另外,腹部累積脂肪,通常也代表脂肪已在肌肉、肝、心臟和其他器官逐漸累積,也都會影響代謝。
 
他說,這次調查希望提醒民眾,正視造成心臟疾病的各項病因,如血壓、糖尿和脂肪等因素交互影響後,往往會發揮負面加乘效果,大幅升高罹患心臟病的機率。

 

 

大肚男、小腹婆們小心囉
 

更新日期: 2007/11/05 08:50  

 

大肚男與小腹婆們小心囉!你知道腰圍大小與健康有極大的關係嗎?你知道腰圍過粗就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嗎?


根據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於2006

針對台灣41~60歲白領上班族進行的

「企業菁英代謝症候群」調查顯示,

腰圍過胖與罹患代謝症候群之相關性高達7成!

腰圍肥胖代表內臟脂肪過多,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性,

如果持續無法改善胰島素阻抗性問題,

最後將導致肥胖、高血糖、血脂異常、

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相關症狀及疾病。


代謝症候群臨床診斷準則之五項危險因子:

1.腰圍過粗、

2.血壓偏高、

3.空腹血糖偏高、

4.三酸甘油酯偏高、

5.好的膽固醇偏低。

只要符合其中一項,即為高危險群,

符合三項以上,就可認定為代謝症候群。


而腰圍是唯一外顯且最簡易測量的危險因子,

因此,遠離代謝症候群的第一要件便是堅守腰圍

「男性不過90公分、女性不過80公分」的標準。


《代謝症候群宣導網站》http://www.1000-love-ms.org.tw/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uho.com.tw/hotnews.asp?aid=3959

 

 

腰圍比BMI更具健康指標  拒當小腹婆
 

更新日期:2009/05/30 10:04 

 

(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30日電)醫學研究發現,用腰臀圍做為心臟病發作的預測因子,比體重、身體質量指數(BMI)好 ,健檢機構呼籲民眾健康管理要從注意腰臀肥胖做起,拒當「小腹婆(翁)」。


美兆健檢機構台灣公司總經理蔡明君指出,

根據美兆2008年健康檢查年度報告統計,

發現「體重超重」連續7年蟬聯 10大健康警訊排行首位,

不分男女;其中年齡層越大者,腰臀比也隨之增加。


美兆桃園診所院長張盈寬表示,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,

腰圍能反應腹內深層臟器脂肪含量的多寡,

得知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機率;

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,會影響身體代謝,

導致三酸甘油酯、血糖升高,

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。


2006年美國心臟病醫學年會的研究發現,

以腰圍做為心臟病發作的預測因子,比體重、BMI好。

以美國男性腰圍102公分、女性 88公分為準,

超過標準的男性罹患心臟病風險會增加24%,女性高出21%


研究指出若以 BMI30為標準,

超過標準的肥胖男性罹患心血管風險只增高13%

女性升高20%,比用腰圍做標準時上升的幅度小,

顯示腰圍比BMI更具指標意義。


由於東西方人體型差異,各國所定腰圍標準不同。

台灣男性以90公分(36吋)、女性80公分(30吋)為標準。

男性腰圍每增1公分,得代謝性症候群機率上升14%

女生腰圍每多1公分,得代謝性症候群機率提高5%


美兆表示,代謝性症候群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,

包括年齡、性別、遺傳基因、生活的環境與習慣型態等,

其中,生活環境或生活型態是可改變性的因素。


美兆認為,靜態的生活方式,如看電視、電腦時間過長,

發生代謝性症候群的機率大幅增加;

而增加肌力、增進心肺適能則可明顯降低代謝性症候群的發生。


如何改變靜態生活方式、減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

是預防代謝性症候群相當重要的工作。

美兆呼籲民眾一起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,拒當「小腹婆(翁)」。

 

 

發福不是福

 

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  董事長暨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   蔡敬民

 

早先大家都窮的時候,男人的腹圍大多是發福的象徵,但以現代醫學來看,卻是健康的警訊。小時候有沒有聽阿嬤說過「膨肚短命」嗎?阿嬤沒什麼醫學常識,為何會知道「膨肚」容易「短命」呢?那是因為我們祖先累積下來的經驗。而近代醫學也注意到這個問題,因不懂為什麼,於是19801990年代稱之為「未知症候群」(Syndrome X),後來醫學對它逐漸有更多的認識,大約在2009/92000年代改稱為「代謝症候群」。

 

過去採BMI(「體重」÷「(身高)x(身高)」)來評估一個人是否太胖或太瘦,成人理想BMI22,如超過20%(即BMI26.4)為肥胖症。但後來發現同樣是BMI26.4,有些身材均勻肥胖或屁股與大腿肥胖的梨型胖子通常都很健康;然而體型屬於蘋果型的腹部肥胖者,卻容易罹患糖尿病與腦心血管疾病 
 

近年的醫學研究發現,「皮下脂肪」主要是用來儲存熱量;但囤積在腹部的「內臟油」,卻會分泌很多的「激素」,導致容易誘發「胰島素阻抗」(第2型糖尿病),以及高血壓、高血清三酸甘油酯、高LDL-C(壞的膽固醇),而降低HDL-C(好的膽固醇),因而容易誘發「血管內皮的病變」。此類疾病占歐美十大死因的6成以上;在台灣超過4成,因此2000年代以來,逐漸以量腹圍來取代BMI,作為健康的第一重要指標。

 

針對「代謝症候群的防治」,近年美國修改了他們的飲食指南(Dietary guidelines),而我國的許多學者更周全地提出「健康3D」的概念,即同時要注意到:

 

1. Do Control:首要是注意腹圍的控制:男<90公分、女<80公分;此外也要利用機會常檢測血壓,標準要控制在:收縮壓<130mmHg、舒張壓<85mmHg;空腹血糖<100mgdL;血清三酸甘油酯<150mgdLHDL-C:男>40mgdL、女>50mgdL

 

2. Do Diet:衛生署宣導的「營養均衡」與「少油、少糖、少鹽」永遠是健康飲食的最基本準則。其次,針對「代謝症候群」的預防與改善,最被推薦可適量多吃的大致有:大豆異黃酮、紅麴、魚油、綠茶、苦瓜、引藻、綠藻、植物固醇、甘草、納豆、鰹魚、發酵豆豉等。

 

3. Do Exercise:談到運動,很多人馬上想到慢跑(其實跑得並不「慢」),但確有許多已有血管病變而不自知的人猝死在跑道上。早年,紀政推動慢跑,但近十多年來卻極力改推廣健走,每天快走6,00010,000步。想要利用運動來減肥,一定要處於細水長流的有氧運動狀態下才能減掉肥肉,因脂肪酸只能在肌肉的「粒線體」(Mitochondria)內以有氧的方式代謝掉,當運動後會有明顯的肌肉酸痛,即是過度劇烈而處於「無氧運動,這情況下所消耗的能量來源主要是醣類與蛋白質,對健康是有害無益。

 

代謝症候群不是一種特定的病,而是一種病前狀態。雖然還不算是慢性疾病,卻是慢性疾病發生前的警訊。易導致心臟病、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腎臟病、高血壓等等。死亡比率以上疾病高達30.4%。代謝症候群與癌症、肥胖及生育能力都有極密切關係。

 

只要有一項以上危險因子符合,就稱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

 

一粗  腹部肥胖 腰圍男性90公分(35吋半)      女性80公分(31)

 

二高  血壓偏高 收縮壓130毫米汞柱   舒張壓85毫米汞柱 
          
空腹血糖值偏高 100毫克/100c.c.
          
血脂  三酸甘油酯偏高(tg) 150毫克100c.c.

 

異常  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偏低(hdl)  男性<40毫克.女性<50毫克/100c.c.

 

 

大腹翁、小腹婆腹積脂肪 壞處多
 

更新日期: 2010/07/02 00:17 【記者蘇湘雲/台北報導】 

 

腹部脂肪壞處多,皮膚科醫師邱軍棠指出,研究指出,內臟脂肪只要增加1公斤,死亡風險將增加數倍。臨床上常見腹部脂肪過多患者運動量大減、容易懶散,進而傷及健康。由於內臟脂肪過多,關節承受不住身體重量,很容易受損,患者常感覺關節不適、疼痛。另外,腹部脂肪也會導致身材外觀嚴重變形。


邱軍棠醫師表示,消除腹部脂肪,除了靠運動、節制飲食外,

目前較積極的作法還能利用水刀抽脂進行合併性治療,

幫助去除腹部脂肪,恢復平坦小腹。

如果不想採用這麼積極的治療方式,或者脂肪堆積狀況較輕微,

目前醫美治療上有種「纖纖類電波美塑」治療,

不需動刀就可幫助改善腹部脂肪堆積,雕塑身型。


要改善腹部脂肪堆積,

過去醫界、美容界多半採用高頻振動、滾輪治療,

或以按摩消脂方式對付腹部脂肪。

醫師解釋,脂肪細胞像氣球一樣,

有些高頻振動療程雖然會幫助打碎脂肪細胞外壁,

讓脂肪酸流出脂肪細胞,

使脂肪細胞縮小,不過這些脂肪酸還是可能回流到身體組織。


邱軍棠醫師分析,最新治療趨勢是透過高頻電磁波接觸皮膚,

組織中的水分子會因類電波作用產生旋轉,

組織就會發熱,進而刺激膠原蛋白收縮,

因此同時產生拉提緊緻、體雕塑效果,

有助改善體型及腹部紋路,且脂肪酸較不會回流身體組織。

加上治療都在體外進行,所以副作用微乎其微。

而一般美容院所常見的按摩消脂體雕,

並沒有高頻電磁波作用,只能短暫改善,效果可能有限。


醫師另提醒,心臟病患者、凝血功能不佳的患者,

以及懷孕婦女都不適合接受電波治療。

要徹底消除腹部脂肪,還是得搭配運動、控制飲食,

治療效果才會持久。

 

 

患有代謝症候群者  大腸癌風險高

碳酸飲料會增加罹患代謝疾病的機率

低熱量飲料同樣會增加心臟病風險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