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脹氣、消化不良、胃酸逆流
現代人常常被慢性腸胃功能異常所困擾:經常胃脹氣引起腹痛、或是一天要排便好幾次、或是一吃東西就想上廁所;有的人以胃酸逆流為主,輕者喉嚨不適、聲音沙啞、或是咳嗽,重者心口灼熱,胸口像被腐蝕的感覺。患者若接受胃鏡檢查,後者還能發現食道有些發炎,但前者卻經常沒有異常發現。
遺憾的是,這些腸胃疾病的藥物治療並非針對問題原點去做治療,而是只能做症狀控制:包括促進腸胃蠕動或抑制腸胃痙攣的藥物、中和胃酸(制酸劑)或抑制胃酸分泌(H2 blocker或proton pump inhibitor)的藥物,來達到改善症狀的效果。因此,藥物控制雖然有機會迅速改善不舒服的感覺,但是一旦停藥,症狀便又會出現,變成要長期服藥,而且藥物會越吃越沒有效。
「吃胃藥」的醫療方式是在抑制症狀而非治療疾病,好比治療感冒時,吃感冒藥來止咳、止鼻水、解熱陣痛,卻對感冒病毒束手無策,必須依賴自己身體的免疫系統把病毒清除掉。對於這類疾病,如果只靠吃腸胃藥,那麼即使吃上廿年,症狀也不會消失。更麻煩的是,長期吃胃藥的結果,導致胃內酸鹼值提高,鈣的吸收降低,容易引發骨質疏鬆症;再者,大部分制酸劑都含有鋁,而鋁具有神經毒性,可能導致失智症。
事實上,包括胃脹氣、消化不良、胃酸逆流、胃潰瘍等許多腸胃症狀或疾病皆源於腸道內的菌叢異常,也就是說,腸道內的壞菌太多,而可以保護腸道促進消化的好菌卻不夠,追根究底,原因則與腸胃道免疫功能降低、長期服用某些藥物、甜食、與飲食中的毒素等有關,要根本治療,就必須從這些問題來著手。
另一方面,慢性腸胃功能障礙可能只是某些嚴重的進行性疾病的初期表現而已,如果疾病持續進行,可能會出現長期疲勞、或各種過敏性疾病、或青春痘、或關節痠痛、或失眠、或焦慮、或經常性口瘡、或肝功能異常、或內分泌異常、或肥胖、或抵抗力減退等症狀,此時,慢性食物過敏、腸漏症(leaky gut syndrome)、或是麩質敏感性腸病變(或腹腔疾病,gluten sensitive enteropathy or celiac disease)、甚至重金屬蓄積過量,都是需要列入鑑別診斷的。
摘錄自: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doctorsteve-detoxclinic/article?mid=219&prev=220&next=218
你的心情如何,影響你的腸胃!
消化運動主要受自主神經系統(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經)、
胃腸內容物的滲透壓和內分泌控制。
交感神經主管幽門括約肌的運動和胃部血管的擴張與收縮,
並能抑制減緩胃壁平滑肌運動。
副交感神經則主控胃液分泌,加速胃的運動。
當我們遇到壓力,精神緊張、情緒焦慮時,體內負責衝刺的交感神經會興奮,讓血液供應集中在心、肺、腦部和肌肉等重要器官,連帶腸胃血流就會減少,唾液、胃酸分泌也減少,消化蠕動都減緩。
當情緒放鬆,這時負責加油充電的副交感神經就動了起來,胃酸、腸液分泌增加,胃腸蠕動加快,活化消化機能,好吸收營養,養精蓄銳預備下一次的挑戰。這也 就是為什麼緊張時根本吃不下,或是一吃就覺得脹悶痛,等到壓力狀況解除,就想好好大吃一頓的生理機制,市立和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施嫈瑜解釋。
1930年代美國紐約醫院醫師吳爾夫,經由實際觀察一位因為食道受傷而做胃造廔(在胃部做一造口,食物直接由此灌入),名叫湯姆患者的胃黏膜,完成了有關情緒壓力對消化功能影響的研究。
吳爾夫發現,當湯姆激動時,胃黏膜會發紅且分泌大量胃酸及胃蛋白B,侵蝕胃黏膜,甚至造成 清晰可見的潰瘍,胃酸直接侵蝕胃壁而發生胃痛。當情緒低落時,黏膜顏色轉為蒼白,胃液分泌減少,消化功能低落,會造成程度不同的噁心感,食慾也會因此變差。
大腸和胃一樣,需要神經(交感、副交感和腸黏膜下肌肉層神經網路)、內分泌和大腦的協調合作,才能運作正常。若受到壓力刺激或是情緒影響,使得神經、內 分泌與大腦的協調紊亂,就會產生腹瀉、便秘或腹痛等症狀。學生在大考前常會腹瀉,上班族一忙起來可能便秘,就是常見的例子。
(文章摘錄自康健雜誌第31期-「護胃有方,腸保安康」一文)
留言列表